雪茄传奇
未知 2017-10-17 13:27 阅读:次
“经过风干、发酵、老化后的原块烟叶卷制出来的纯天然烟草制品。”从雪茄(cigar)的解释上,你绝对想象不到它在人心目中的重要地位。就像当年哥伦布在美洲大陆发现当地土著首领手持长烟管,烟香四溢但不知何物;可将烟草种子带回欧洲种植,却迅速成为权贵追捧的潮流—— 名字来得糊里糊涂的雪茄(cigar的玛雅原文Sikar指的是抽烟,却被误传为雪茄的名字)发迹的历程也是出人意料。
而雪茄的中文名字,则显得文雅许多。1924年秋天,现代著名诗人徐志摩与当年诺贝尔文学奖得主泰戈尔有了一次会面的机会。泰戈尔是忠实的“雪茄客”,也很乐于向朋友推荐自己的嗜好,他问徐志摩:“你觉得cigar该起一个什么样的中文名字?”“Cigar之燃灰白如雪,Cigar之烟草卷如茄,就叫雪茄吧!”
徐志摩的诠释,无意中提升了雪茄的境界。不过在体育界,雪茄却远没有徐志摩口中形容的那么诗情画意。它是胜利的象征,是王者风范的体现。尽管随着禁烟理念越来越普及,越来越多的人开始反对雪茄出现在运动场上。但不可否认的是,作为一种特别的“精神兴奋剂”,雪茄和运动多年来的密切关系是无法抹杀的。
胜利的象征,抽着雪茄登陆诺曼底
在篮球迷眼中,将雪茄与胜利画上等号是因为凯尔特人的“红衣主教”奥尔巴克。但在历史上看,这种潜意识很大程度与第一、第二次世界大战有关。从被打落谷底到地位飙升,雪茄的境遇变化俨然就是一部逆转命运的奋斗史。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美军的前方士兵苦于生活无聊,希望军备后方能供应当时非常流行的雪茄解乏提神。
于是,美国政府订购了大批雪茄运送到前方。可由于雪茄厂老板贪图压榨最大价值,赶制时间仓促技术又不过关,烟叶的干燥程度普遍不合格。再加上战地保存条件同样不达标,士兵在想抽雪茄时往往为点不着而恼火。更有坊间传闻,因为划火柴过于频繁,一支潜伏部队被敌方发现,遭到伏击几乎全军覆没。渐渐地,美军官兵对雪茄的态度一落千丈,最终弃而不用,纷纷改抽纸烟。等到第一次世界大战终了,纸烟几乎霸占了整个烟草市场,雪茄几乎被人淡忘了。可到了第二次世界大战,吸取教训的雪茄商打了个漂亮的翻身仗:一方面提高产品品质,同时借助人们对“吸烟致癌说”的恐惧展开宣传攻势,称烟草不是致癌的主因,烟纸才是致命杀手。于是,不仅前方将士对雪茄重燃好感,甚至社会各界也开始以抽雪茄为一种良好的生活方式。
至于雪茄象征胜利,则完全是“瞬间造就永恒”。1940年,丘吉尔正式出任英国首相。性格坚毅的丘吉尔是雪茄的忠实拥趸,其在公众面前露面时,总是叼着一根雪茄。而“燃烧的雪茄+象征胜利的V型手势”,则成了他最经典的造型,也让人们有意无意将雪茄与胜利联系在一起。
而在二战末期,雪茄再度见证了一段意义深远的历史:法国诺曼底,首位空降登陆的美国伞兵,当时嘴里正叼着一根雪茄。消息传到雪茄商家耳中,他们自然不会放过这千载难逢的机会—— 当时美国境内,有关雪茄的宣传广告风格大变,不再主打健康牌,而是宣称“吸雪茄可以提升勇气”!夫战,勇气也。无论是战争还是比赛,胜利都是人们追求的最终目标,勇气则是取胜的关键因素。
于是,“能够提升勇气”的雪茄在进入体育界时,很自然就成为胜利的代名词。
上一篇:雪茄与拇指